今天碰到一个老板,在武汉做金属门窗工程总包,年流水几千万,但一聊到财税问题,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。他吐槽:“钱是赚到了,但税也交得肉疼!”这让我想起巴菲特那句名言:“只有退潮时,你才知道谁在裸泳。”在财税问题上,很多老板确实在“裸泳”——明明有合法节税手段,却因为信息差多交了几百万的税。
先甩一组扎心的对比数据:
假设企业净利润500万,如果用个体户核定征收(所得税0.2%),实际税负仅1万元;而有限公司按25%企业所得税+20%分红个税,税负高达175万!
差距174倍!这还没算上增值税、附加税等其他成本。
案例:武汉某金属门窗工程队
老李在武汉承包工程,年利润500万。过去注册有限公司,每年缴税175万,到手325万。后来改成个体户核定征收,所得税仅1万,直接省出一辆保时捷卡宴的钱。
很多人以为核定征收是“灰色操作”,其实它是税务局白纸黑字的优惠政策。根据《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通知》,核定征收适用于账务不健全但真实经营的企业,税率低至0.2%-1%。
关键区别:
拆分业务,轻装上阵
将非核心业务(如材料采购、运输)剥离到核定征收的个体户,主体公司保留核心资质。例如:
活用区域性税收洼地
现在爱税宝在河南、山西、湖南、湖北、江西等地均有可以核定征收的园区,所得税低至千分之二。武汉老板可以直接在家门口享受政策,无需跨省折腾。
合规第一,安全节税
核定征收必须基于真实业务,三流合一(合同、资金、发票)。税务稽查重点不是“税率高低”,而是“业务真实性”。
马云说过:“企业家要懂税务,否则赚的钱都是税务局的。”雷军也强调:“合法节税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。”那些靠偷税漏税“省钱”的企业,最终都成了反面教材。
企业类型 | 净利润500万 | 企业所得税 | 个人所得税 | 总税负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有限公司 | 500万 | 125万(25%) | 50万(20%) | 175万 |
个体户核定征收 | 500万 | 0 | 1万(0.2%) | 1万 |
省下的174万,够买多少台特斯拉?够员工发多少年终奖?够投多少广告拓客?